欢迎你进入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危中有机 拆船市场风景独好
浏览次数:1404   信息来源:航运在线发布时间::2009-01-1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金融危机也是一件因祸得福的事情。航运市场的持续走低使船东加快了淘汰旧船的步伐,拆船业务增加,废船收购价下降,拆船价格在去年10月底11月初似乎已经触底了,卖作拆船的船数量惊人,拆船市场几年来都没像现在这样如此兴旺。

因祸得福新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航运市场低迷,运价和租船费下降,船东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减少运力,前几年市场繁荣时期坚持航运的高龄船舶纷纷涌入拆船市场,部分船东还紧急叫停了船舶改装业务,一些原计划改装的船也被送去拆解,人们已看到卖作拆船的货船、集装箱船油轮数量在急剧增长。

据《贸易风》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一周至少有4艘上个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巴拿马型散货船已送去拆解。日本商船三井公司将把其旗下7艘好望角型散货船送去拆解,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公司首次淘汰该型船。日本邮船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符合条件的滚装船都会作为废船被出售,目前正在物色拆船企业洽谈拆解业务。同时,挪威两大滚装船公司礼诺航运公司和威廉臣航运公司也将淘汰一批旧滚装船。专家预计,受汽车消费市场萎靡的影响,近一两年内全球约有200艘汽车滚装船将被送去拆解。由于散货运价已低于运营成本,印度拆船协会会长认为,到2010年,会有大量船舶进入印度拆船厂进行拆解。据了解,印度的拆船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去年上半年印度已经拆解了88艘船舶,而2007年才拆解51艘。

全球主要拆船厂的拆船活动已渐入佳境。据相关机构统计,20081—11月,全球已拆解了750万载重吨船舶,而2007年才拆解了480万载重吨。

近年来,受航运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废船上市量锐减,国内拆船企业步履维艰。去年下半年,航运企业的货运业务大幅减少,很多企业选择了拆船,以获得现金收入减少船舶闲置成本,拆船市场逐渐活跃起来。

200811月份以来,河北远洋已拆解了5艘老旧船舶,其中,包括4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和1艘巴拿马型散货船,拆除吨位近70万载重吨。从广东拆船企业反映的情况看,目前船东淘汰旧船的意愿很明显,直接或间接与拆船企业的沟通也越来越多了。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拆船业已开始复苏,该镇银星集团已有准备将业务由造船业向拆船业转向的想法。许多拆船企业老总说,现在可选择的报废船舶多了,至少有船东主动联系我们拆船厂了,这在前些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据统计,去年1—9月,国内拆船企业的废船拆解总量近15万轻吨。而10月和11月两个月国内主要拆船企业购买的废船就超过了15万轻吨。在全球经济的萧条期,拆船业复苏,并迎来发展新机遇。

广东新会双水拆船

因势利导占市场

全球拆船厂迄今主要集中在孟加拉、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这四个亚洲国家年均拆船吨位总量之和相当于世界拆船吨位总量的85%,还有一部分拆船厂在地中海地区和欧亚交界的土耳其,其主要拆卸部分欧洲地区报废船,其中有难以送到亚洲拆船厂的欧洲中小型报废船舶。

但近期以来,以抬高废船价格抢占市场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拆船业正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国家的拆船企业很难再从欧美银行得到贷款,同时本国银行开立的信用证又未能得到国外银行认可,这使许多拆船公司面临现金流短缺的巨大压力。在印度,本土银行收紧借贷条件的政策使拆船企业雪上加霜,拆船公司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购买的废钢船。

而中国拆船企业因外汇储备充足和国内经济政策的放宽,能够支付资金给船东,这在现金为王的非常时期,中国拆船企业的优势对国际船东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中国拆船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谢德华分析说,由于一些主要拆船国家深受金融风暴影响,企业资金吃紧,废船购买力下降,这对于拆船技术水平较高、实力较为雄厚、商业信用较好的中国拆船企业来说,无疑将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拆船业务。

此外,国际社会对拆船安全和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国际海事组织《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预计将于今年正式出台,这对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拆船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机会。近年来我国的绿色拆船工作有效防止和减少了报废船舶未及时拆解对水域可能造成的污染,很受国际海事组织、劳工组织的认可。这对我国拆船业来说又是一大利好因素。

随着企业责任、绿色拆船的理念正渐渐为国际船东所接受,目前许多国际船东在选择拆解船舶时不仅仅只是看重价格,而且更看重拆船厂的安全环保能力。前不久,挪威一家颇有声望的公司代表在访问中国拆船协会时曾表示,不会把报废船卖到安全水平低的拆船厂,中国的环保拆船厂将是他们的首选。这对中国拆船市场的持续活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中国拆船企业在这轮金融风暴之中,凭借自身在绿色环保、资金和信誉方面的实力和优势,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是可以在国际拆船市场获取更多的份额的。

福建福安拆船

打造绿色拆船业

中国拆船协会会长严鹤鸣认为,虽然我国拆船量不大,但绿色拆船理念和延续了20多年的绿色拆船传统,则领先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经过20年,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中国拆船业在拆解规模、机械装备、工艺技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工人健康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些规模小、条件差、拆解设施和工艺落后的小厂逐渐被淘汰,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大型骨干企业涌现出来。如广东新会素有世界拆船看亚洲,亚洲拆船看中国,中国拆船看新会的盛誉,2005年,广东新会双水拆船公司被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企业典范,2007年,新会被中国拆船协会命名为中国船舶拆解基地

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这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拆船业关系密切。循环经济与拆船业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污染治理、清洁生产一脉相承。发展循环经济给拆船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为了拆船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探索一条拆船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已成为拆船业的主攻目标:船舶拆解下来的绝大多数材料和设备是可以再循环利用的,即使是一些废弃物,如石棉、氟里昂等也完全有可能变废为宝,回收再利用。建立一个良性的运作机制正在积极摸索试验之中,目前这些工作已初见成效。广东新会双水拆船公司就是循环经济领域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等待观望,有的停滞不前,而双水拆船公司却是迎难而上,在拆船中做出了好文章。2008年底,该公司三喜临门,刚购买的万吨旧油轮开拆、钢管“90轧机投产及水平连铸生产线试产。其中“90热轧机生产线是该公司投入500万元,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在“90生产线的基础上加入热轧的技改课题。该公司利用科技创新变废为宝,利用废钢生产出一条条精密的钢管、一个个精美的集装箱角。由拆船废钢到制成集装箱角和无缝钢管,产品利润提高了3倍。

该公司董事长谭洋时总结说:我们一贯的做法是高潮抓机遇,低潮上项目,实践证明我们这样的结构调整、布局、思路实践检验是对的。

中国拆船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经有了积极的进展,并且卓有成效。(来源:航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