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欧华造船与德船东BUSS协商调换订单交船时间
浏览次数:1408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发布时间::2008-12-12

   

近段时间,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国际航运市场行情急剧变化,给航运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主动与德国船东BUSS公司协商,建议把双方签订的部分1500箱以下集装箱船造船合同往后推,而将航运经济性好、市场潜力大的MPC30多用途集装箱船建造日期往前提,以帮船东缓解经营压力,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这一为合作方着想的提议,令德国船东十分感动,双方一拍即合。

造船合同签订后,船厂一般只要按照合同要求,在造船进度、船舶质量等方面让船东满意就行了,至于船造出来派什么用场、经营状况如何,自有船东操心,不关船厂的事。有人说,欧华公司主动提议调整造船品种,意味着船厂生产计划也要作大变动,是自找麻烦。但该公司的决策层不这么想。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乔伟海说,船东与船厂是利益攸关的合作伙伴,任何一方遇到困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对方。只有双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应对风险,才能真正抗风险。尽管造船计划调整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工作压力,但这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化解的,不像市场变化那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一定意义上说,船东兴则船厂兴;船东抗风险能力提高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减少了风险。所以,这样做是值得的。

欧华在与各方合作中,经常做这样的换位思考。公司不在乎一时的利益得失,更多的是从战略的、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正是本着着眼长远、精诚合作的理念,欧华与船东、外包工队、材料供应商及国内外科研机构等建立了牢固的战略联盟,开创了社会化大协作的良好局面。

不久前,与欧华合作的部分造船材料供应商、经销商遇到了资金困难。欧华得知后,采用提供借款、提前预付材料款等方式,分别给每家以一定额度的流动资金支持,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对各个外包工队,欧华更是把他们当作自家人看待。公司把5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包工,纳入公司职工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外包工队有什么难事,当作公司自己的事来办;公司发展的成果,也让全体外包工共享。去年,欧华实现利润1.7亿元,就专门从中拿出1400多万元奖励外包工。

真心换真心。在与各方的战略合作中,欧华有付出,也有得到。去年,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不确定性,德国船东与欧华公司在签订造船合同时约定,造船期间的汇率损失由双方按比例共同承担,使欧华的利益得到保障。在今年新一轮合同签订中,根据形势的变化,双方又约定:造船款实行多币种结算方式,造船合同生效后,由船东将占船价总额50%以上的首付款及时打入欧华账户,由欧华支配。有了这笔不菲的资金,欧华不但无债一身轻,不用像别的企业那样承担沉重的利息负担,而且有效地降低了交易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钢材、材等价格暴跌。以船用钢材为例,从最高时的8000多元/吨下降到现时不到4000元一吨。而欧华与钢铁厂的购销合同是早就签订的,且数量较大。如果钢铁厂按合同价收款,欧华也无话可说。但想不到的是,钢铁厂主动将差价退了回来。其他材料供应商、经销商,也鉴于与欧华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主动执行新的价格。单钢材一项,公司就少付了4000多万元。

欧华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外包工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欧华建造5300箱集装箱船期间,有500余名外包工参加了大会战。他们与欧华人一起奋力拼搏,使这项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今年38岁的张连杰来自大连船舶工程公司,2005年到欧华,现任大连包工队办公室主任。他告诉记者,初时,该队仅有300余人,现在已增加到1400余人。咱们公司有多支包工队,分布在全国沿海船厂,在对待外包工方面,数欧华最好了。张连杰说,欧华视他们为自家人,他们也对欧华有感情。前两年船市兴旺,各个船厂都需要人,但只要欧华一声召唤,队里没有二话,总是想方设法调配人力,满足欧华需求。过去是这样,今后也将这样……

这是一种肝胆相照的合作关系,实现的是真正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