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重庆已具备生产万吨级船舶能力
浏览次数:1427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发布时间::2008-12-01

   

现代化的船台、滑道、大型龙门吊……随着投资3亿多元的技改工程完工,西南地区最大的出口船、万吨船、特种船和出口创汇基地,28日在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旗下的东风船舶公司落成。至此,重庆已具备生产万吨级船舶的能力。长航集团副总经理徐楠说。

受长江航线影响,以前我市造船业制造产品多为1万吨以下的内河中小型特种船,如散货船、滚装船等。虽然近年来对远洋中小型特种船制造领域已有所涉及,也不愁订单,但制造中小型船舶带来的利润显然和制造大型船舶有不小的差距。

虽然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国际造船产业快速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没有变化,我国造船市场仍持续向好。徐楠介绍,由于价格优势明显,大量国际船东目前正逐渐放弃在日本、韩国造船的计划,将订单转移到中国沿海,并加快在内地寻求造船资源的步伐。但是,内地造船企业要想承接更多的国外订单,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造船能力。

徐楠说,国外船东下单时要求制造的船舶,多数是高技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万吨级船舶,如果重庆造船业仍然保持旧有规模和水平,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值得庆幸的是,我市造船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目前,我市造船企业已纷纷开始从以前的简单扩能,逐步向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型发展,开始制造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的万吨级船舶。

虽然外界认为,在这个时候建造大规模的造船基地存在风险,但我们更看中它带来的远期效应。徐楠称,目前该公司正与国外船东就制造1.2万吨船舶进行洽谈,该项目一旦敲定,将结束我市万吨级船舶制造零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