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造船业东移热潮 催生造船基地发展
浏览次数:1430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08-10-06

   

   地处浙东沿海的三门海岸线曲折绵长,其中县陆域海岸线长达165公里,境内港湾众多,腹地宽广,深水岸线长,成为了发展大型船舶修造业的天然港湾。

 

    但在2002年,三门还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造船厂分布在健跳港沿岸,主要承接国内小型船舶制造的订单,年造船能力不足5万吨。

 

    前几年,面对国际造船业东移的热潮,台州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将“海上抓造船”作为培育 “海上台州”的一个战略决策,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海岸线规划和船舶行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台州三门海事处大力支持和帮助,积极做好服务。

 

    经过几年的发展,健跳港两岸有10家造船企业落户,4家已经投产,在建6家中3家将在年内投产。健跳镇长金圣善说,今年第一季度,全镇造船企业创税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53.4%

 

    对发展造船业来说,港口岸线作为战略资源,非常珍贵。去年初,三门县泗淋乡设置了多道门槛,从报名的十多家造船企业中精挑细选了4家,投资规模均在1亿元以上。在沿赤乡的牛头门区块,刚刚落户的5家造船企业各有400多亩面积的规模,就这一点来看,都超出了国家一级一类船舶企业的标准。

 

    令人不解的是,没有河港优势的六敖镇北塘为何也能建船舶制造基地?原来,这片长满海草的滩涂面积达1600多亩,浅海滩涂外就是又宽又深的蛇蟠水道,大型船只进出不受潮位影响,现在已经规划引进了7家一级一类标准的船厂。

 

据勘察,台州适宜建造10万吨级以上的船坞只有三门沿海,三门沿海至少可布局500万吨造船规模。基于此,三门提出,打造浙江省陆上最大的年造船能力超350万吨的船舶制造及船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