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辽宁开展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 为全省海水养殖业建立“健康档案”
浏览次数:1819   信息来源:中国海洋报发布时间::2008-01-29

       一场大规模的“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在辽宁省拉开帷幕。从19日开始,来自全省各地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海洋水产专家、水产技术支撑单位的科技人员和特聘人员共200余人齐集沈阳,举行了为期3天的普查指导员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普查人员将针对鱼、虾、贝、蟹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展开调查,逐级建立县、市、省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数据库,并发布普查数据,时间将持续到20097月。
    
此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一部分,将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和《辽宁省水产养殖业污染普查实施方案》,全面掌握辽宁省水产养殖业污染源的数量和地区分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量和排放去向等基本信息,科学评价和测算水产养殖业污染源的强度,建立污染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形成新的“十二五”环境统计平台,为科学制定环保政策、水产品健康养殖提供重要依据。面积大于5亩的池塘养殖、水体体积大于1500立方米的工厂化养殖、面积大于100平方米的网箱养殖、面积大于2亩的围栏养殖、面积大于10亩的浅海筏式养殖和面积大于100亩的滩涂养殖,都将列入此次普查范围,普查内容包括水产养殖业污染源、养殖基本情况、投入品使用情况以及水产养殖过程中进入自然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铜、锌、鱼药等。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信,辽宁省采取了健全机构、扩大宣传、严格普查员选调培训、加强数据审核、规范操作规程、明确工作责任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