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在调研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时,考察了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市委书记梁黎明,市长周国辉,副市长李善忠、朱世强等陪同考察。
陈敏尔在考察中详细了解了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舟山港域开发岸线利用、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等发展情况,实地参观了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海洋公共实验室及相关研发中心,看望慰问了科技工作者,并听取了舟山市副市长朱世强和科技局局长李碧清关于我市海洋科学城建设和海洋科技创新工作的汇报。
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发展海洋经济、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线,以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引进大院名校、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施海洋科技攻关、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领域取得了新突破,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其中,以一城(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一园(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意研发园)、一岛(摘箬山科技示范岛)、一院(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为主题的大平台建设,明确了我市海洋科技发展的方向;以海洋科技国际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院(中科院)市共建工程等为主题的大合作推进,优化了我市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以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船舶修造、海洋能源、港口物流等为主题的大产业培育,构筑了我市海洋科技工作的落脚点;以国家外国专家引智园、浙江海洋学院、留学生创业园、国内涉海高校在舟培训实习基地等为主题的人才高地建设,为我省我市输送了大批海洋高端紧缺技术人才;以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为主题的大环境营造,保障了我市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为我省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载体,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始终以建成国内一流的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目标,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三年多来,研究院有效地整合省内外相关科技资源,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以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撑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期间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92项,组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研发新产品162个,申请专利77项,颁布实施标准17项,技术推广63项,开展科技服务56482次,科技服务收入1.6亿元。
陈敏尔对这几年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我院在海洋科技方面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建设发展模式表示赞同。他说,研究院立足海洋,能够不断做大做强,自身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形式多样化,在运行管理体制方面富于创新性。通过建立权责明确、协同高效的组织构架、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外服务模式以及实行适应市场规律、滚动发展的运行服务机制,吸纳拥有优质科技资源和重大创新成果的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加盟平台,壮大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优势互补和高效运作,因而极具生命力。二是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能够紧贴我省企业、海洋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瞄准企业、产业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一系列共性关键问题,牵头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企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发展,形成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再经平台推广应用,产业化水平较高。另外,研究院站高望远,能够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主动设计新的科研方向,不断探索前沿、勇于创新实践,也为其带来了强劲的生命力。
陈敏尔在考察中指出,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海洋经济高度重视,而舟山在发展海洋经济中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舟山以“大平台、大合作、大产业、人才、大环境”五位一体,打造大科技的理念富有创新性,对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他希望舟山相关科技部门能够按照大科技理念进一步集聚优势资源,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舟山海洋科技综合实力,推进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