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环境求优,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等创新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预计每年将新增科技投入1500多万元;
二是项目求新,大力实施海洋科技攻关。全市围绕水产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船舶修造、海洋工程、海水淡化及节能减排等海洋重点产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精心策划、主动设计,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攻关力度,组织实施了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在项目、经费争取上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服务求变,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我市加大对各类科技企业的培育力度,科技部门主动下企业,指导企业抓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同时也主动带领企业直接上省里进行项目推介,取得了成效,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去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落户,浙江海洋开发研究院组织实施了一批海洋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落实科技经费近6000万元,积极面向我市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并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四是人才求佳,打造海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三大平台,通过坚持自主培养与借力培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脱产培训与自学成才、院校进修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各类人才不同特点,采用短期培训、远程教育、外出考察、挂职锻炼、专家讲座、“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我市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为创新创业搭建科技研发平台,普陀海洋科技创业中心为创新创业提供人才孵化基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创新创业提供科技支撑。
五是合作求稳,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以集聚优质科技资源,增强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认真举办好“2008中国国际舟山船博会船舶科技高层论坛”, 邀请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等6名知名专家演讲,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相关学术委员40多名专家前来参加论坛。重点抓好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与中控科技集团共建浙大中控科技舟山研究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