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时飞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王福生介绍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新冠肺炎疫苗最快将于4月下旬左右申报临床试验
徐南平介绍道,在疫苗研发方面,多路线部署并行推进研发,预计最快的疫苗将于4月下旬左右申报临床试验,目前我国各类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制都基本与国外同步。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道,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减毒疫苗5条技术路线在同步开展。他透露,目前,部分项目已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我们的目标是如果疫情需要,可以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来启动疫苗的应急使用,以及应急审评审批的程序。在确保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下,估计最快在今年4到5月份可以有部分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或者是在特定条件下,争取进入应急使用。”曾益新说。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陈时飞表示,国家药监局特别组织了专家团队,逐一对接科研攻关组,推进疫苗重点项目。审评团队做到提前介入指导服务,同步跟进研发进程。对于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和疫苗,国家药监局将会争分夺秒完成技术审评,第一时间批准这些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抗击新冠肺炎。
“三药三方案”进展顺利
药监局批准5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徐南平介绍道,在药物和临床救治方面,加快推进“三药三方案”研究,中医药在阻断轻型患者向重型患者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纳入了第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磷酸氯喹用于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纳入了第六版诊疗方案;针对重型患者治疗采用的恢复期血浆治疗纳入了第五版诊疗方案。
徐南平表示,法匹拉韦、干细胞治疗、瑞德西韦三种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法匹拉韦在深圳做了80例对照试验,目前观察效果不错,专家建议再进一步扩大试验,考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干细胞治疗方面,目前已有4例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出院,将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瑞德西韦的体外试验显示对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武汉有10个医院正参与临床试验,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入组超过200例,轻型和普通型患者超过30例。
此外,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陈时飞在回答有关药物审批进展问题时介绍道,一批安全有效的化学药品和中药已经进入一线临床医生的用药方案,包括以前已经批准上市的抗病毒的化学药品和一些中成药,以及已经在广泛应用的医疗机构制剂。据了解,已经有超过80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用于一线诊疗,这些药品在医疗实践中取得比较好的结果。
国家药监局按照安全守底线、疗效有证据、质量能保证、审评超常规的原则,批准了5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目前进展比较顺利。对先前已经基本完成研究、用于非新冠肺炎适应症的药品,凡是列入到科研攻关组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攻关项目,启动了优先审评审批的程序,特事特办,批准上市,供前线医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使用,选择进入临床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