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在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获悉: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推进区域统筹发展的决策部署,刚刚过去的2007年,浙江新签山海协作项目776个,实际投资141亿元。相对欠发达的衢州、丽水、舟山三市后来居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茅。
山海协作工程是对浙江省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区域经济协作的形象化概括。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02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山海协作工程”。
政府主导,构建多层次的山海协作格局。浙江省连续制定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十一五规划”和“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建立政策激励机制。杭州、宁波等8个发达市与衢州、丽水、舟山等市的65个县(市、区)结成对口协作关系,省直部门全部明确协作职能和帮扶对象。近5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连续举行了五届全省山海协作工程系列活动,累计签约合作项目1184个,协议投资756亿元。
政府、企业、社会三轨推进,创新合作载体。浙江省发改委会同省协作办在全省15个省级园区开发区设立山海协作示范区,推动山海协作项目聚集、优化和提升。丽水推出全省首家“山海协作”劳务培训基地,建成数控、机电等7个实训中心,培养出1.5万名技工,走出一条劳务输出的新路。
“山海协作工程”为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先后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112个,到位资金1513.5万元。此外,发达地区和省直有关部门在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给予欠发达地区的累计帮扶资金达1.07亿元。
新年伊始,浙江省委、省政府与各市县党政领导和省直部门负责人汇聚温州,共商区域协调发展大计。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部门要把“山海协作工程”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省内沿海发达地区与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结对帮扶与合作,为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