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浏览次数:4569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0-12-23

   

——就落实科技兴海工作访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司长周庆海

    2008年9月,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部联合颁布了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 (2008年~2015年)》 (以下简称 《规划纲要》),全国科技兴海工作掀起新高潮。我国是海洋大国,2009年全国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1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海洋经济发展对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海洋科学技术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日前,本报记者就科技兴海工作总体情况以及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等话题专访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司长周庆海。

    记者:2008年9月,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部联合颁布了 《规划纲要》,目前 《规划纲要》实施总体情况如何?

    周庆海: 《规划纲要》实施后,全国科技兴海工作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在国家层面上,成立了全国科技兴海领导小组,强化了对科技兴海工作的领导,加大了对科技兴海工作的投入,加快了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了海洋产业从规模扩张型向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如在科技兴海计划和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推进自主大型海水利用产业化核心技术研发与示范,建立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化应用与示范、10万吨级以上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在核电行业应用、大生活用海水分类示范和海水提取钾、溴、镁等浓海水资源化应用。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发展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和功能食品、海水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电力、海洋高端船舶和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海洋监测仪器设备制造和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沿海省、区、市纷纷采取措施,着力解决海洋产业发展中 “高技术”短腿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辽宁加快了国家海洋公益性专项的实施进程,虾夷扇贝杂交育苗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广天然苗种约10亿枚进行底播养殖,成活率提高了1倍左右。山东省加快了海洋科研平台建设。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东营、滨州等地市建立了科技开发的紧密型合作机制,目前已建成国家鲽鱼遗传育种研究中心等9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个。福建省积极搭建科技兴海合作平台,加强成果推介。2009年“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漳州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签署了 “关于共同推进漳州科技兴海事业发展大合作协议”,计划在3年~5年内建成2个~3个高水平的海洋科技研发平台,带动2个~3个海洋高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国科技兴海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形成了多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兴海模式,加快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了海洋科技进入海洋经济主战场的步伐,促进了传统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和发展了新兴海洋产业,为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到2009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远高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全国涉海就业人数已达到3100多万人,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19万亿元。

    记者:科技兴海推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

    周庆海:改革开放前,我国海洋经济活动以直接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为主,海洋经济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以后到20世纪末,我国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海洋开发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开发强度日趋加大。但仍存在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海洋渔业占据半壁江山,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近海资源和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进入本世纪,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实践,海洋经济发展开始向又好又快的方向转变。

    一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海洋经济年均增速16.7%,比同期国民经济高出3%。 《2009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8.6%,略低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5%。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8742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3222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2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5023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9︰47.1︰47.0。2009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7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52万人。一产比重下降,二产比重增加,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二是通过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海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利用和其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崛起,部分新兴海洋产业逐步形成规模,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海洋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如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水产品深加工业、海盐精细加工业等。

    记者:为贯彻落实科技兴海战略,我们都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和行动?

    周庆海:首先,强化了科技兴海工作组织领导。明确了新时期科技兴海的内涵、目标和任务,成立了8部委联合的全国科技兴海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带动沿海省市成立省级科技兴海管理机构,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和地区科技兴海规划,建立健全了国家与地方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和体系,使科技兴海战略从理念指导转向了真抓实干,推动我国科技兴海掀起新一轮高潮。其次,完善了科技兴海投入机制。通过实施海洋公益专项,建立了科技兴海技术体系,投入经费12.5亿元,资助项目140项,有力推动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再次,强化了对科技兴海的政策扶持和指导力度。受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委托,开展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思路研究和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研究,出台了 《国家海洋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试行),正在研究制定《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扶持与指导。最后,夯实了科技兴海基地和平台体系。新建1个国家级和1个局级工程中心,先前建设的科技兴海基地重新焕发活力,沿海省市涌现出若干新兴产业联盟,在培育和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当前我们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有哪些?

    周庆海:从国际大背景看,全球海洋经济实力扩张和海洋高技术竞争将进入更加激烈的时期。国际竞争与合作都在加强,而全球经济结构面临深度调整,以集成创新为特点的海洋高技术加速更新换代,技术的产业驱动特征愈益明显,自主发展要求更加迫切,以科技引领型的未来产业将获得大发展,决定了大力推进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国内发展趋势看,在过去10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 “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形成体系的新时期,以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产业核心技术革新和集成创新成为实现技术转化、承接产业转移和扩张的关键。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是将 “大力发展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任务重点的选择依据。包括:从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出发,满足于未来海洋管理、海洋开发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需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或形成产业技术储备、形成一批国家海洋权益保障能力的关键性、战略性海洋高技术产业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我国海洋产业竞争实力;有效缓解国民经济建设短缺的资源瓶颈,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未来海洋等。因此,努力促进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带动和辐射作用,意义重大。

    记者: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怎样?

    周庆海: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在20%以上。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已渐次形成规模,发展势头强劲,深海工程装备制造业、深海战略资源开发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海洋生物医药业蓬勃发展。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全国生产海洋药物的企业有20多家,已知药用海洋生物约有1000种,2009年,海洋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二是海洋电力业前景广阔。海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产业,具备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2007年国内首个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2009年建成投产,目前,中国已经拥有沿海风力发电场18个。三是海水利用业加速发展。全国海水利用产业化进展进一步加速,海水利用业初具规模,2009年全年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四是海洋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国海洋现代服务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海洋现代服务业总体上均保持了持续上升的态势,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五是深海技术和设备研制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中国成功研制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目前已成功下潜到3000多米。中国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产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正在为争取到2020年初步形成部分深海产业做各项技术经济准备。

    记者: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周庆海:尽管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其产业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首先,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相对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无论在人才储备、科技水平还是生产规模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装备较少,这些都制约着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尚未形成连续支持的链条。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多为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风险较高的产业,难以吸引大量、连续的资金。加之我国投融资渠道尚不够衔接、不畅通的现实情况,严重制约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骨干企业数量较少。目前,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即便完成了从研发到规模化生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较弱。上市公司、骨干企业数量较少,我国还未形成真正意义的海洋新兴产业集群,规模效应难以显现。

    记者: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周庆海:针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以制约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突破口,破除发展障碍,着力解决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产业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增强国家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初期的主体地位,做好前期研发的投入和储备工作。其次,选择重点行业的重点领域,以突破核心技术为主体,强化创新能力建设。第三,着眼于解决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示范和推广问题,加强创新产业基地建设。第四,做好技术转化和产业规模化的中介工作,推进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第五,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并实现集成创新。第六,加快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化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海洋产业未来发展的海洋领军人才及其相应科技研发团队。

    记者: “十二五”期间,如何大力推动科技兴海向纵深发展?

    周庆海:推动科技兴海向纵深发展,一是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利用多部委联合的海洋科技综合协调机制,认真完成“十二五”海洋科技规划纲要的编制和与科技部的共同印发工作,做好海洋科技的战略部署;二是组织好 “十二五”海洋科技规划的宣传贯彻,大力实施海洋科技规划;三是积极以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兴海;四是逐步开展海上试验场等平台的建设,开展科技兴海基地和工程中心的审批工作,加速海洋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聚集,并推进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落到实处,为科技兴海工作提供更多抓手;五是充分发挥全国科技兴海信息服务平台和 《全国海洋高新技术成果推广目录》的指导作用,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六是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政策以及科技兴海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科技兴海实施的政策资金环境。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对加速科技兴海提出必然要求,为推动科技兴海提供良好条件。我们要全面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发挥沿海省市在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中的作用,与其他科技兴海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努力,认真落实 《规划纲要》的各项重点任务,以海洋公益专项项目实施为抓手,不断强化全国科技兴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兴海在发展海洋经济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努力实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