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浙江内河大大小小的造船厂场地上排满了建造的船舶,造船工人忙个不停,有的搬运,有的焊接,有的油漆,有的装修和调试,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据浙江省港航管理局船检处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河船建造检验为112艘14.6万总吨、营运检验4009艘次48.9万总吨,同比建造检验艘数增加62.3%、总吨增加17.3倍。
受益于经济政策刺激
内河造船火暴的主要原因是,一揽子经济政策的刺激,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建材需求直线攀升,内河水运迎来了新的商机。同时,钢板价格大幅度下跌,加上内河航道大规模改造升级和成品油税费改革,船民纷纷建造大吨位船,替换原来的小船,降低运输成本。
据浙江省港航管理局船检处处长林勇介绍,从一季度浙江省船检局船检业务量分析,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沿海航运形势严峻,海船建造检验艘数下滑趋势十分明显,但船舶大型化趋势也十分明显;由于扩大内需的政策影响,内河运价基本保持稳定,加上目前原材料价格较低,河船建造检验艘数上升速度非常迅猛,内河船舶也存在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截至今年3月底,浙江省水运运力总量达到了1353.57万载重吨,其中内河船舶共有19862艘,内河运力达到295.93万载重吨。内河特种船舶达到了5.33万载重吨。
杭州:验船师成了大忙人
进入3月份,杭州萧山地方海事处的船检师们就整天忙碌地奔赴各个船厂,为突然新增的船舶严把质量关。据悉,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杭州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2月份就已经没有新建船舶了,就在今年3、4月份却新开工了13艘货船,一季度杭州航区造船量达到48艘,其中在建船舶37艘。
原来,随着杭甬运河杭州段的开通,萧山籍船户们就掀起了新一轮的船舶更新改造高潮。目前辖区多家船厂的船舶订单已排至2009年年底。由于地区产能尚有欠缺,还有不少未能在萧山成功下单的船主只能选择到附近的嘉兴、湖州、绍兴等地去建造船舶。
记者从富阳市港航管理处提供的一份资料看出,2003年富阳新开工的船舶有近100艘,到2004年新建船舶10多艘,2005年至2007年,新开工的船舶每年都没有超过20艘,2008年,富阳整个船舶行业竟然没有新建一艘船舶。伴随着订单的锐减,船舶修造企业数量也锐减,截至去年年底,富阳造船企业只剩9家,而且八成以上的船舶修造企业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最近,富阳有数家船企正与客户进入订单洽淡之中,有些已进入设计和备料阶段,不久即将开工建造。
嘉兴:“三热”现象助推水运经济
“现在一个月能跑8~10个航次,净利润有2万~3万元,3年就能收回造船的成本了。”一名刚刚在嘉兴成功贷款48万元的江苏籍船户方龙根告诉记者。
当记者走进嘉兴锦盛船舶有限公司时看到,4个船台全部“满载”,70多名船工正顶着烈日加班加点,该厂负责人韩雪明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10月开始,在整体经济形势下滑的情况下,内河造船业却依然逆势而上,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2月份了,接下来就有一艘3000吨级的海船要在这里建造。”据该船厂负责人介绍,目前嘉兴市最大的一艘载重吨为1000吨级的在建内河货船已进入完成倒计时,而这艘船舶正是贷款船户方龙根委托该厂建造的。该厂负责人表示,由于订单多、工期紧,4个船台已无法满足造船需要,原来的办公用房将整体迁移,并且将新建船台1个,新增横吊机5台,硬件投入量约100余万元,同时还将从全国各地招募40名新的造船师。
据统计,今年1~4月份嘉兴已建船舶69艘,在建船舶229艘。全市63家船厂的订单量已超过去年一年的量,预计到今年年底,约有800多艘的总量,其中内河大吨位货船将占据半壁江山。显而易见,需求旺盛、船户集中建造大吨位船舶等已叠加成为造船业发展的拉动力。
据了解,为了解决水运经营者造船的融资难题,嘉兴市港航管理部门牵线搭桥,积极协调、服务企业和船民。截至今年4月底,嘉兴市共有7名船户与嘉兴市本级银行签订了建船贷款协议,总贷款额达270万元,打破了以往银企合作的保守贷款方式,积极引导“船户联保”方式与银行实现贷款合作,搭建起了嘉兴水运大发展的“绿色通道”。同时,为提高船员的大吨位船舶的驾驶水平,适应高等级航道网的运输需求,短短一周内就有126名船员报名参加“内河四等船员职务适任证书”和“内河四等船员职务适任证书”培训考试。
如今,嘉兴的水运业再现了“造船热”、“船舶贷款热”、“船员培训热”现象,这“三热”现象不断助推着嘉兴水运经济的发展。
湖州:造船订单排到年底
一向内河水运较为发达的湖州,今年一季度更是迎来了造船业的高峰期,船舶来不及建造,订单已排到年底。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湖州地区船舶建造数量102艘,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倍。预计全年造船数量达近800艘。
安吉金贵船厂是湖州地区最大的船厂之一,该厂已接到13艘船的订单,目前6艘船正动工建造。该厂负责人孙金贵说,“现在内河航道等级提升了,大多数船民建造600吨以上的大船,一艘船需花费160多吨的钢板,因造船数量一下子增多,上海钢材市场船用钢板暂时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据了解,近一个月内,湖州地区造船订单达100余艘、5万多吨运力,部分船厂的订单已签到明年7至8月份。
记者了解到,造船业的兴旺折射出水运经济的复苏。据了解,长湖申线源头的长兴县,目前每天进港煤炭等重点物资两万吨,出港的水泥等建材物资达12万吨。在湖州新开元矿产企业码头,7条输送带一字排开,建筑石子源源不断送到船舱里,不到一小时就装满500吨的大船,在一旁排队等候的空船,紧接跟上。这家矿产企业年后开工较早,现在每天运送1.5万吨建筑建石料,全力保障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轨道重点工程。
据新开元负责销售的姚经理介绍说,这两项重点工程常州至上海段近300公里,需要建材石料总量1000万吨,去年已完成一半的运输量,今年还需500万吨。随着上海世博场馆、虹桥交通枢纽、苏州地铁等长三角重点工程陆续开工,今年内河水运的春潮比往年提前到来。
受一揽子的经济政策的刺激,今年长三角地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增多,接下来,沪杭甬、杭宁城际轨道等即将开工建设。据市场分析预测,下半年建材销售进入旺季,内河水运迎来最佳的时机。“就像8月的钱塘江大潮一般滚滚而来。”姚经理说。
浙江造船获35亿美元保函
延伸阅读:
据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船舶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国务院在今年2月发布了船舶工业振兴规划,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行业信贷资金投放。作为浙江省第一个船舶保函银团,浙江造船有限公司35亿美元保函银团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交通银行宁波市分行、民生银行宁波分行和浙商银行宁波分行等5家银行参加。
据了解,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着手技术改造,加快产品升级转型,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公司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达到了14.07亿元,同比增长35%,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2012年。此次有了35亿美元的保函签约,更为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有信心把公司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先进船舶制造企业”